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FAR与随访预后的关系
DOI:
CSTR:
作者:
作者单位:

作者简介:

通讯作者:

中图分类号:

基金项目:

湖北省卫生计划委员会项目(WJ2023M180)


Author:
Affiliation:

Fund Project:

  • 摘要
  • |
  • 图/表
  • |
  • 访问统计
  • |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|
  • 相似文献
  • |
  • 引证文献
  • |
  • 资源附件
  • |
  • 文章评论
    摘要:

   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(FIB)与白蛋白(ALB)比值(FAR)与随访预后的关系。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1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根据入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(n=96)和死亡组(n=21)。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FIB水平,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B水平,并计算FAR;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曲线评估FIB、ALB、FAR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;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。结果死亡组FIB、ALB水平及FAR均低于存活组(P<0.05)。FIB、ALB、FAR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(AUC)分别为0.841(95%CI:0.790~0.892)、0.762(95%CI:0.711~0.813)、0.901(95%CI:0.850~0.952),截断值分别为1.26 g/L、34.17 g/L、0.24,特异度分别为65.72%、56.17%、85.49%,灵敏度分别为92.06%、92.06%、84.22%。死亡组年龄≥60岁占比、入院时休克指数≥1占比、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存活组,血红蛋白(Hb)、血小板计数(PLT)低于存活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,入院时休克指数≥1(OR=2.467,95%CI:1.641~3.709)、PLT减少(OR=2.038,95%CI:1.415~2.935)、低FIB水平(OR=2.291,95%CI:1.557~3.371)、FAR≤0.24(OR=3.053,95%CI:1.968~4.735)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(P<0.05)。结论FAR异常降低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,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,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。

    Abstract:

    参考文献
    相似文献
    引证文献
引用本文

向奥晴,吴钢 △.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清FAR与随访预后的关系[J].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》编辑部,2024,(22):2812-2816

复制
分享
文章指标
  • 点击次数:
  • 下载次数:
  • HTML阅读次数:
  • 引用次数:
历史
  • 收稿日期:
  • 最后修改日期:
  • 录用日期:
  • 在线发布日期: 2024-12-02
  • 出版日期:
文章二维码